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饶平县教育局,以及饶平县贡天职业技术学校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假设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饶平县教育局的县局简介
饶平教育源远流长,历代乡贤甚多。著名学者有明代陈天资,清代詹鲲,近现代张竞生、詹安泰、詹伯慧、郭启宏等。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饶平教育面貌日新月异,英才辈出。饶籍学子中有全省高考状元,有全国数学“华罗庚杯赛”和国际体育比赛的金牌获得者,有众多的教授、专家、学者、名流、实业巨子,他们遍布九州,蜚声海内外,为饶增光,流芳千秋。
改革开放以来,饶平教育迅猛发展:1984年普及初等教育,1994年完成青壮年扫盲任务,1995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县形成了普教、职教、成教、幼教协调发展的局面。全县现有中小学校300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10所,职业高中4所,初级中学27所,小学257所。在校中小学生14.1070万人。另有电视大学、教师进修学校、青少年宫各1所,镇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1所,幼儿园114所。全县现有中小学教师8825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省一级学校5所,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62所。连年来,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连创佳绩。2011年我县高考再次取得好成绩,全县入围人数达到4810人,其中上本科线人数达到1909人,比2010年增加123人,比增6.9%;上省线人数3294人,比2010年增加334人,比增11.7%;第一批分数线以上人数达到224人,其中应届生达210人;本科线和省线人数均大幅度超额完成了市、县下达的高考任务。县教育局也连年被市教育局评为高考达标单位。
二、饶平在哪里
饶平县,得名于“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位于广东省最东端,与福建省接壤。地处东经116°35′~117°11′,北纬23°28′~24°14′,北回归线在县境南部穿过。饶平县县城为黄冈镇,位于汕头、厦门两个经济特区之间,县境内有国道324线。
饶平县气候属于海洋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充沛,为1475.9毫米,年平均气温21.4°C,农作物一年三熟。
饶平县位于潮汕平原边端,是广东山区县之一。其地形依山傍海,地势北高南低,有岛屿13个,其中海山岛最大,面积46.9平方公里;有海拔超1000米的山峰7座,其中西岩山最高,海拔1256米。黄冈河是饶平县内最大的河流,全长87.2公里,途经12个乡镇,注入南海。饶平县有柘林、高沙、大埕三个较大海湾,其中柘林湾最大,面积68平方公里。饶平海岸线长136公里,最大的港口是三百门海港。
饶平县有较为丰富的海产河山地资源。其中浅海滩共57万馀亩,盛产各类海鱼、对虾、牡蛎等。山地野生动物则有眼镜蛇、金环蛇、腹蛇、穿山甲、石蛤等各种珍禽。饶平县盛产陶土。矿产资源有花冈岩、钾长石、高岭土、耐火土、铜、铁、钨、锡筹。
饶平塔仔金山出土文物浮滨塔仔金山文物
1974年,在饶平县浮滨塔仔金山发现了古穴墓群,墓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与陶器的陪葬品。其中有戈、矛、斧、凿、砾石石器,尊、壶、豆、杯、盆、盂、罐等陶器。部分陶器有酱色釉。经考古坚定,浮滨发现的文物时间为商代中晚期至西周前期。该发现对中原文化与当地区别于诸越文化的土着文化有重要影响。
1907年4月11日,孙中山率领的黄冈丁未革命爆发。由于起义军寡不敌众,粮械缺乏,战败,惨毙多命。此次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十次起义中之第三次,由于该年为农历丁未年,因而称之为“黄冈丁未革命”。
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建,是全国最大的八角形客家围楼。土楼鼎盛时可容纳600多客家人居住,现尚有100多人居住在土楼中。土楼墙厚1.6米、墙高超过11米。土楼的特色之处在于整个土楼处处与八卦相关,所有建筑的数目都是八的倍数,如水井32眼,天窗16个,房72间,梯112架。土楼中厅有左右两口水井,若八卦两仪。土楼具有八防的功能:防水、防火、防兽、防震、防贼、防旱等。土楼的瓦砖是经土布包好,再经火烧而制成,现尚可分辨出瓦棱上的布纹。土楼全部使用竹钉,历经多年,这些竹钉也无腐朽的迹象。据说在清朝顺治年间,土楼曾经被官府收编的土匪包围三个月而攻不破,土楼里的数百居民利用储粮和井水以供自己饮食,利用土楼上面的内沟灌水以守住外面官兵的火攻,因而逃过劫难。土楼前后有三层环形房屋相套,最外环有三层楼高。土楼历经数百年仍然十分坚固。在80年前的大地震中,附近的房屋大多倒塌,而土楼里只有几间房屋左右倾斜,反而支撑了整个土楼不倒。据居住在土楼的当地老人介绍,土楼修建成八卦形是机缘巧合,当初设计的是圆形的围楼,不料三建三倒,后来才建成全国少见的大型八卦形围楼。
“辟龙”位于饶平县海山镇,属贝壳冲积岩,东西长4500米,宽1150米,后2米至10米,总面积为2875公顷。因裸露在地面部分横卧于海滩,形似长龙,俗称“辟龙”。经专家考证,该海滩岩田是由文石、高镁方解石、有孔介虫、海生贝壳、微体古生物和细砂粒在特定的地址条件下长期堆积、胶结而成,约有五千年历史。现为广东省第三个地质遗迹保护区。
“镇风塔”位于饶平县柘林镇,地处风吹岭峡谷口。镇风塔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塔高22米,基围16米,七层八面。塔尖为制作精美的千斤石葫芦,塔身周围是石板围成的环形面屏。该塔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壁庵”位于离饶平县黄冈镇约二公里处的栖云山,因此山多为石头山而得名。山上有“涑玉泉”、“古雷音寺”、“纳海楼”、“慈悲亭”等景观。其中漱玉泉成于山上天然岩洞,长年清泉不竭。
饶平县漳溪镇青岚溪谷中分布有两千多个的形态各异的冰臼,是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冰川运动时留下的遗迹。冰臼群中最大的一个圆形冰臼口宽六七米,深二三米。冰臼群处于北纬23"12',海拔不到100米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这对广东地区可能在数百万年前曾是冰天雪地的严寒地带说法有重要意义。
饶平县拓林镇西澳岛上因白鹭成群,而被称为“白鹭天堂”。西澳的白鹭为黄嘴白鹭,是国家二类保护野生动物。
张竞生,字公室,1888年出生于饶平县浮滨镇大榕铺,曾撰写出版《性史》,翻译卢梭《忏悔录》,并着有《爱情定则》、《美的社会组织法》、《美的人生观》等。张竞生1907年考进黄埔陆军小学。1912年赴法留学。1915年在巴黎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继进入里昂大学进修,获哲学博士。并曾到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和瑞士等国留学深造。1921年在北京大学任哲学教授,后因着《性史》,为封建传统观念所不容,被解聘。1926年在上海任开明书店总编辑,创办“美的书店”,但后来遭查抄封闭。1929年初到杭州讲学,又被当局以“性宣传”罪拘留。于是他再次赴欧研究,并从事译著。1933年回国应邀任广东实业督办,主编《广东经济建设》月刊。后因得罪权贵,受通缉。文化大革命期间,遭迫害和批斗,于1970年在饶平县漳溪镇贫病交迫而死。
肖米是饶平的传统特色小吃,在过去常被作为配桌点心。饶平的肖米起源于北方的“烧卖”,但与烧卖并非完全相同。沿袭烧卖的外形,主要的馅料为萝卜、瘦肉,并在开口处放置一形状为方型的卤肉。吃的时候配以沉醋,味道十分鲜美
秦派兵平南越,守五岭。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饶平地域属南海郡。
置揭阳县(属南海郡)含饶平地域。
分南海郡置东官郡,析揭阳县置海阳、潮阳、妥安、海宁四县。饶平地域属东官郡海阳县。
分东官郡,立义安郡。义安郡辖海阳、潮阳、妥安、海宁、义招五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置义安郡,撤消海阳县。于义安郡治所置义安县,属循洲。饶平地域属义安县。
始置潮州。领义安、潮阳、妥安、海宁、义招五县。饶平地域属义安县。
罢潮州,复义安郡。领海阳、潮阳、万川、海宁、程乡五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罢郡为州,复置潮州。领海阳、潮阳、程乡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改潮州为朝阳郡。领海阳、潮阳、程乡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罢朝阳郡,复罢潮州。领海阳、潮阳、程乡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潮州知府郑良臣主持创建黄冈城寨。
潮州知府陈圭捐资建林姜桥、陈塘桥、水磨头桥、百丈埔桥、黄冈五里桥、竹林径内大桥、竹林第二桥等石桥。
改潮州为潮州路。领海阳、潮阳、揭阳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建柘林镇风塔(石塔),塔高20米,塔基围16米,七层八面。
改潮州路为潮州府。领海阳、潮阳、揭阳、程乡四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潮州府于宣化都大埕筑大城,设大城守御千户所(明朝军事组织)。
倭寇多次劫掠南澳,并据为巢穴,南澳乡民被迫迁于苏湾都(今澄海县境)。
析海阳县太平乡的宣化、信宁二都,光德乡的滦州、清远、弦歌三都,怀德乡的秋溪、龙眼城、苏湾三都,共8都置饶平县。县治设于弦歌都(清时改称为元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并建筑县城(土城)。
是年,建饶平学官(地址在今饶平一中)。
饶平首任知县杨昱到任(另有记载十三年、十五年到任)。改饶平县城(土城)为砖城,设东、西、南、北四门。
乡试,饶平首科中举6名,占三阳(海阳、潮阳、揭阳)中举总数三分之一,轰动一时。
知县杨宏组织民工开凿黄冈河溪头段河道乱石,后人称为“杨公溪”。
福建平和县人曾三秀袭击大埕,杀在籍知县陈南塘。后陈南塘之子请来救兵,曾三秀被俘,解至潮州府城斩首。
浙江废市舶司,外国商船不能进入浙江海域口岸。日本商人转到南澳贸易,政府严令禁止,日商舶盘旋海上。
本县出析滦州、清远二都置大埔县,析后本县仅存六都。
县令许壁创修《饶平县志》6卷(已佚)
知县罗胤凯续修《饶平县志》已佚,仅存其序。
潮州府于黄冈设海防馆。嘉靖四十年(1561年)改设海防同知。
置拓林寨。募民兵1716人,大小船45只,设指挥一名。建衙于天妃宫之东南。
原诏安县管辖的青、云二澳划归饶平县管辖。
南澳设总兵,再析饶平南澳岛的青、云二澳归福建省诏安管辖。
知县刘汴篡修《饶平县志》24卷。是为本县现存最早的县志。
县令王益聪主持兴建饶城文明塔,建四层停工。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县令郭于蕃续建竣工。全塔七层,高五丈。
黄冈设海防同知,潮州府海防同知由庵埠移驻黄冈。
析饶平的隆澳、深澳,诏安县的青澳、云澳等四澳设南澳厅(清朝在新开发区的一种政区建置)。并设海防同知署,第一任同知徐慎于1733年到任。
澄海盐灶基督教(长志会派)在上浮山村设立分堂,为本县最早建立的基督教会。
基督教浸信会传入本县。同年在县城(三饶)建立第一所基督教浸信会堂。
知县惠登甲续修《饶平县志》25卷。
天主教传入本县,法国人谭立山(神父)于浮滨溪墘楼建立第一所天主教堂。
动工兴建饶城东门溪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完工。
黄冈设邮局,为清末推行“新政”后本县最早邮政机构。
1907年5月22日黄冈革命事发,因这一年是农历丁未年,历史上称为丁未革命。
黄冈丁未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十次武装起义的第三次,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组织者大部分是新加坡同盟会会员,并在弹药和经费方面得到各地华侨和香港同胞的支持,虽然此次起义最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但是它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及后来的辛亥革命都有很大的影响。
广东都督府令各县设临时议会,改民政长为知事。饶平首任知事黄荐颚。
改潮州府为潮循道,领25县,饶平县属潮循道管辖,原县临时议会撤消。设饶平县警察事务所,所长由县知事兼任。
本县第一个商会——黄冈商会成立。负责各商号的货运护航及维持商场治安等事项。
本县始设电报局,地点在黄冈涂桥茶寮角,名黄冈电报局。
裁去潮循道,原属各县同隶于广东省。置澄海地方审检厅饶平县分庭,设推事及检察官。1927年改为饶平地方法院,1929年又改为潮梅地方法院饶平分庭。
广东省省长公署令各县举行“民选”县长及县议会议员。饶平首任县长陈秉元。
创办饶平县立中学(1942年始办高中班)及县立第二初级中学,并首创饶平女子中学。
饶平第一个乡农会在道韵乡(今三饶南联)成立。会长黄丽泽。同年,中华工会饶平分会在饶城成立。
中国*饶平县支部在饶城成立,书记林琮璜;同年,国民党饶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饶城召开;饶平县农民协会于饶城林厝祠成立;共青团饶平县支部于饶平第二初级中学成立;县公署被改为县政府。
中国*饶平县委员会(下称中共饶平县委)在上饶大坡楼成立;
饶平第一支工农武装——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四团在上饶祠西成立。
民国政府张贞部队架设黄冈至茂芝军用电话线,为本县有线电话之始。
广东设立东区妥靖委员公署,辖饶平等25县。同年饶黄(饶城—浮山—黄冈)、饶钱(饶城—浮滨—钱东)、黄九(黄冈—九溪桥)、黄诏(黄冈—诏安)公路建成通车。
本县开始分设区署,实行以县、区、乡、保、甲系列的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后,全县分设6个区。
黄冈设置海关,征收香港至汫洲的货物关税。
县城成立“饶平银行”,属官商合办。
创办饶平简易师范学校于饶城,至1949年并入饶平第一中学。
成立中共饶平县委,县机关设于饶平县隆都的樟籍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饶平陆地全部解放。
1950年饶平县人民政府成立;中共饶平县委委员会成立;中共饶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等单位。饶平全境解放。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饶平县武装大队。全县划分为凤凰、上饶、附城、浮山、钱东、黄冈、海山等7个区,下设26个乡、21个行政村和2个镇。同年,成立饶平县人民公安局(后改为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安局)、人民法院等单位;饶平县国营贸易公司于黄冈镇建立。中共饶平县首次党员代表会议于饶城召开。同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潮汕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正式成立,后更名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潮汕专员公署。饶平隶属潮汕专员公署。
1951年中共饶平县委机关从饶城迁驻黄冈蟹池、真道医院,后迁至丁未路440号(1953年再迁至西门余厝祠)。全县划分为11个区和一个镇(一区凤凰、二区上饶、三区附城、四区河西、五区浮山、六区樟溪、七区钱东、八区高堂、九区霞绕、十区东界、十一区海山及黄冈镇),辖177个乡,6个办事处。
1952年成立饶平县合作总社。市场交易改为市秤计量,废除升斗制;布匹等商品计量统一使用市尺。
1953年联饶溪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对黄岐山深涂桥“九十九曲”长达9000米溪段裁湾取直,为解放后全县第一宗大型治洪防洪工程。同年,县第一个渔业生产合作社——拓林第一渔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55年饶平县人民政府启用“饶平县人民委员会”印章;本县国家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饶平县人民检察院成立。
1991年县海内外乡亲中秋联谊会在县城黄冈镇隆重举行;经国务院批准,饶平县划归潮州市管辖。
三、饶平县教育局电话
1、饶平县教育局电话:0768-7502391
2、饶平县,广东省潮州市辖县,地处潮州市东部,东北与福建省诏安县、平和县交界;南濒南海,与汕头市南澳县隔海相望;西南与潮安区、湘桥区、汕头市澄海区毗邻;北和大埔县接壤。
3、辖区总面积2227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169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533平方千米。居汕头、厦门经济特区之间,是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的交汇点。
4、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饶平县常住人口817442人。 2021年,饶平县辖21个镇。县人民政府驻饶平县广场东路1号。
5、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派兵平南越,守五岭。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饶平地域属南海郡。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划出怀德乡的秋溪都归海阳县,划出苏湾都置澄海县。
6、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9月),粤东地区行政区划更名9次,饶平随粤东地区行政区划更名而属之。1991年12月7日,属潮州市管辖。
7、饶平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潮州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畲族文化、浮滨文化在这里融合交汇,形成了与潮州文化一脉相承、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
8、2016年3月2日,饶平县被评为广东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名单。2020年5月29日,饶平县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0年12月,饶平县被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 2022年7月,饶平县入选广东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省级试点县。
饶平县教育局和饶平县贡天职业技术学校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