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新蜕变(全新蜕变是什么意思)

Hi,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2024全新蜕变这个问题,全新蜕变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新大众:以电动之名,倾全力蜕变

电动化是汽车的未来,哪家车企如若不加快转型,恐怕就会变成当年的诺基亚。

在转向电动化的征途上,大众的决心和魄力相当笃定,以ID.3为代表的重要产品今年夏天即将交付,一场电动汽车攻势正在整个集团范围内展开。

对于大众汽车而言,2019年是成功的一年,也是奠定重要战略基础的一年。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度媒体发布会上,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迪斯(HerbertDiess)强调,欧盟更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新规实施,2020年将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凭借强大的产品阵容,我们已为迎接2020年和2021年做好准备,将推出15款电动汽车及18款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大众是少数几个对《巴黎气候协定》做出承诺的车企,“goTOzero”战略体现了到2050年前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现在看来,这绝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大众对电动化的大力投入,以及对产品和基础设施的投资都证明了这一点。

从着眼未来的“变革2025+战略”2016年发布之时起,大众汽车集团就已将电动汽车视为战略核心。

为实现到2025年比2015年车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减少30%的目标,大众汽车集团制定了车型组合电动化蓝图。

2023年之前,仅针对电动化领域的投资就将超过300亿欧元。到2030年,整个集团旗下车队中电动汽车的覆盖比例将提高到至少40%。

大众在豪华市场率先发力电动出行,2019年第一批电动汽车投入生产:首先是奥迪e-tron,随后是保时捷Taycan。

保时捷展现出巨大的电动化市场潜力,纯电动跑车Taycan的订单迄今为止已超过1.5万辆。全新奥迪e-tron是一款对于整个集团而言都意义非凡的车型,它满足了高端市场的电动出行需求,累计销量已经达到3.2万辆。在德国和挪威,奥迪e-tron在2020年初已超越特斯拉,成为最畅销豪华电动车型。

在成立ID.纯电动子品牌后,大众汽车品牌开始频繁推出概念产品,直到去年法兰克福车展,终于迎来首款ID.家族的量产车ID.3,标志着大众电动军团正式开跑。

ID.家族目前规划有7款产品,包含量产和概念车在内的各式纯电车型,如ID.3、ID.4、ID.BUZZ、ID.VIZZION、ID.BUGGY、ID.ROOMZZ和ID.SPACEVIZZION,覆盖各个细分市场,满足多样化需求。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首席运营官RalfBrandst?tter在2019年财报会议上表示,战略的首个阶段已成功实施。展望第二阶段,大众汽车品牌将致力于成为电动出行领域的领导者。ID.3计划将于今年夏天向用户交付,首款纯电动SUV车型ID.4将紧随其后。而现有产品的电动化版本也将进一步强化大众汽车品牌的产品阵容。

到2022年,大众汽车品牌将为各个重点细分市场提供纯电动车型;至2025年,大众汽车品牌每年将销售至少150万辆电动汽车。

迪斯博士去年曾在法兰克福车展集团之夜上表示,预计到2028年,大众将推出近70款全新电动汽车,基于电动平台的电动汽车累计将达到2200万辆,覆盖集团旗下各品牌和各类平台架构,旗下产品阵容将发生彻底变化。大约十年后,在欧洲和中国生产的每两辆汽车中将有一辆是电动汽车。

在EV视界看来,以目前的计划规模、投资规模与新车发展速度来看,如果其他大型汽车集团不赶紧跟上。10年过后,电动汽车市场很有可能就是大众主导局面了。

从电池供应,到生产制造,再到充电网络,大众汽车集团在各项环节都倾注了大量资源,逐步完成全球电动化板块拼图。

自2019年1月起,大众汽车集团零部件业务被正式划分为独立部门,这个部门正经历着集团其他部门所不曾经历过的巨大变革,肩负起由内燃机驱动时代向电力驱动时代转变的责任。

首先将目标聚焦于德国的各大零部件生产基地。萨尔茨吉特工厂不仅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还将生产电池电芯;布伦瑞克工厂将生产电池系统零部件;卡塞尔工厂将提供完整的电力驱动系统。

电动汽车生产过程的最大挑战就是产能问题,保证动力电池供应是关键。

大众汽车集团与韩国SKI、三星SDI、LG化学、中国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将采购总额超过500亿欧元的电池,加速电动汽车业务发展。展望未来,固态电池同样展示出巨大的潜力。集团希望与合作伙伴QuantumScape携手,将固态电池技术应用到产业化生产中。

今年,大众零部件部门还将与Northvolt合作研发生产电池,投资约9亿欧元在萨尔茨吉特开工建设生产16千兆瓦时电池工厂,计划于2023年底或2024年初投产。此外,位于萨尔茨吉特的一条电池回收试生产线也在建设中,预计工厂将于今年建成投产。

零部件部门还在开拓如移动充电站和电池储能系统生产及销售的新业务领域。过去的一年中,大众在美国的快充网络发展迅猛。目前拥有400多个充电桩,在美国的充电网络规模已紧随特斯拉位列第二,并且已为在美国推进电动化攻势做好了充分准备。另外,还计划在美国兴建一座电池工厂。

在欧洲,大众汽车集团与IONITY合作,2020年前在主要道路和公路沿线建造400个快速充电站,其中有100个位于德国境内,平均每120公里就会有一座充电站。大众汽车新成立的子公司Elli(ElectricLife)也将提供采用绿色能源的智能壁挂式充电系统,用于家庭充电。这一服务率先在德国开始推行。

再来看看大众汽车集团的平台化战略,MEB、PPE、SPE平台将在旗下各品牌间共用,整体战力将大大提升,协同效应更加强大。

1、MEB平台(VW/Seat/Skoda/Audi)

大众汽车集团于2016年起开始研发模块化电动平台MEB(ModularElectrificationToolkit),总投资额达70亿美元。未来10年内,大集团将使用该平台打造1500万辆电动汽车。MEB平台在大众的电动汽车攻势中位居核心地位,并且将这一平台向其他汽车制造商开放,对MEB平台进行最广泛的挖掘利用,实现规模效益,从而显著降低成本。

MEB平台采用高度模块化设计,车型拥有超长续航里程并能实现快速充电,全新电子系统架构“E3”端对端电子系统架构和新的操作系统“vw.OS”,为了应对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更新和升级需要,使车辆将具备更强的中央处理能力。MEB平台十分灵活,适用于任何汽车类型。

今年,大众将相继推出基于MEB平台打造的ID.3和ID.4车型,以及斯柯达、西雅特和大众汽车品牌的更多纯电动车型,

MEB将成为车型销量最高的纯电动平台,到2025年,大众将在全球量产33款MEB车型,并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年产100万辆MEB车型。

2)PPE平台(Audi/Porsche/Bentley)

保时捷和奥迪共同开发的高端电动车台PPE(PremiumPlatformElectric)定位纯电动高性能平台,专为全尺寸豪华车型设计,相较于MEB平台,PPE平台的前悬挂采用多连杆设计,同时支持空气悬挂、全轮转向等更多高级底盘技术,拥有轻量化特性,支持800V/350kW快充等技术,可以容纳不同尺寸的电池,具备约483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

?PPE平台的车型包括奥迪e-tron和即将推出e-tronSportback,第三个衍生车型可能紧跟在后,该平台将成为奥迪从B级到D级多个纯电动产品系列的基础。

保时捷首批基于PPE平台打造的车型是Cayman和Boxster纯电动版本,或于2022年正式上市,未来还计划推出纯电动Macan。

3)SPE平台(Porsche/Lamborghini)

保时捷构建的全新电动跑车平台SPE,这个纯电的模块化平台也是大众汽车集团的第三个纯电动平台,超跑品牌兰博基尼也会使用。

虽然SPE平台将适用于双门跑车,不过一开始会以超级跑车为主,兰博基尼的TerzoMillennio概念车将率先采用这个平台。诞生于SPE平台的第一款车到2025年才会亮相。

如此庞大的车型军团,大众正在全球范围进行生产布局,德国茨维考工厂将成为主要阵地,去年11月初ID.3开始生产。2020年10月,中国的安亭工厂及佛山工厂将正式启动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汽车生产。大众汽车品牌首款纯电动SUV车型ID.4在紧锣密鼓地研发筹备中,该款车型将于2022年开始在美国查塔努加工厂投产。

到2022年底大众集团在全球将有16座工厂生产电动汽车,以充沛的供应动能,宣示转型决心。

近40年来,大众扎根中国汽车市场,而大众的未来也将在这里书写出浓重一笔。

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的电动攻势始于2018年,以帕萨特插电式混合动力版、途观L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和蔚揽旅行轿车GTE三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GTE车型的推出为标志。

2019年下半年推出了4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新车型——上汽大众朗逸·纯电,一汽大众的宝来·纯电、高尔夫·纯电以及新迈腾GTE,标志着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攻势进入第二阶段。

途观L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帕萨特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在2019年销量稳步增长,分别交付11600辆和18200辆。包括大众进口汽车的蔚揽旅行轿车GTE在内,大众汽车品牌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提供了7款新能源车型。

到2020年底,大众汽车品牌将在中国推出10款基于现款车型的新能源版本,途锐PHEV作为新能源旗舰车型将于上半年登陆中国市场。

未来,面向中国市场的纯电动ID.家族将为大众汽车品牌新能源产品阵容注入新的活力,将电动出行攻势推向新的高度。为此,大众将投资40亿欧元,其中40%的资金会专门用于电动出行领域。

2020年10月,基于大众汽车MEB平台的纯电动汽车将在佛山和安亭的两座新工厂正式投产,综合年产能将达到60万辆。此外,江淮大众和西雅特正在开发小型电动汽车生产平台。

总体而言,大众汽车集团将于2025年前推出30款在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达到150万辆的目标。

到2028年,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中国生产约1160万辆纯电动汽车,占全球纯电动汽车2200万辆产量目标的一半以上。

尽管当前疫情形势严峻,但大众汽车推进"变革2025+战略"的第二阶段已经强势开展,不仅将在电动化领域持续发力,还将加速推动数字化进程。EV视界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大众汽车集团将构建起更完善的电动汽车生态,成为全球车坛势不可挡的翘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二、产品布局全面开花,一汽-大众蜕变升级

1、国内合资汽车品牌不下20家,但消费者普遍认可、口碑积淀深厚、产销量遥遥领先的标杆车企为数并不多,一汽-大众无疑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公认的、名副其实的合资领头羊。

2、通过一些数据我们便不难得到这个结论:一是,截至目前,一汽-大众全品牌(含奥迪进口车)累计产销量突破2500万辆,是2020年以来(截至2022年10月)唯一产销超5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二是,仅用45个月,大众品牌SUV家族累计销量便达到100万辆,成为最快实现SUV家族销量破百万辆的合资车企;三是,一汽-大众ID. CROZZ家族上市仅用20个月即实现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成为首家新能源销量达成这一里程碑的合资品牌……

3、这些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其不仅得益于一汽-大众产品全面开花,整体产品布局持续完善,同时与一汽-大众在新能源转型和全体系数智化提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聚焦重点业务领域和关键项目,加速实现高效益转型增长,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等息息相关。可以看出,一汽-大众为实现品牌向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那么,一汽-大众具体是如何做的呢?我们今天不妨就来探讨一番。

4、强大的基础与产品创新,一汽-大众始终靠实力说话

5、可能有人觉得一汽-大众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没必要大惊小怪,因为它是“大众”,作为一个品牌发展史近百年、深耕国内市场30余年的车企,一汽-大众的确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大众这棵“大树”,这其中,既包括大众全球产品序列直接提供的支持,也包括大众先进成熟的模块化造车平台所带来的产品研发能力,其一手主导了一汽-大众在国内市场的强势表现和产品创新,助力一汽-大众具备了出色的产品实力和完善的产品布局,进而实现了国内销量的腾飞。

6、或许有人已经注意到,无论是一汽-大众的轿车产品还是SUV,都有一些是大众全球体系中没有的,比如宝来、探岳(家族)、揽巡等,对此,很多人下意识会想到“本土化”,但从一汽-大众的角度来讲,已经不是简单的“本土化”,而是体现出其对中国市场需求进行的产品创新。

7、比如探岳(家族),从定位、级别来看,探岳是介于(德国大众)Tiguan与Tiguan Allspace之间的产品,一汽-大众本可以直接引进Tiguan或Tiguan Allspace,这样更快速、更简单、研发成本更低、风险也更小(已经过市场检验),加上进口Tiguan的铺垫,获得成功并非难事。

8、但一汽-大众并没有这么做,从探岳车身结构、尺寸空间以及设计元素来看,探岳并非Tiguan或Tiguan Allspace的衍生产品,而是重新设计开发的车型,并且一汽-大众还在探岳基础上打造出了轿跑SUV探岳X,以满足部分个性群体的审美。这表明,一汽-大众实施SUV战略绝不是小打小闹,也不是拿来主义,而是要谋一个“大局”。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打造属于一汽-大众体系(而非仅仅大众体系)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契合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9、同样的,还有揽境和揽巡,两者均属于典型的创新性产品。与各个品牌的大尺寸SUV车型设计上惯常采用硬朗线条不同,揽境和揽巡的设计风格都相当圆润,这种反常的做法不仅在大众家族,在全球范围也不多见。一汽-大众此举的目的,除了展现与同级其他产品所不同的气场外,也实打实地满足了部分特定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并且也为发现新的市场需求做出了很好的尝试……这就是揽境和揽巡带给一汽-大众的价值。

10、而5米级的车长和3米级的轴距,为车内提供了类似全尺寸MPV的乘坐空间,而且揽境和揽巡“分工”不同,前者对于想拥有一辆宽敞高品质SUV、满足6人舒适乘坐、适合举家出游的二孩家庭来说,无疑是正中下怀的;而后者则凭借高颜值+大5座空间直击想要大车、极致空间体验的受众人群。

11、再加上大众素来对底盘调校、噪音振动(特别是高速风噪)的控制都相当到位,驾驶体验上乘,相信这两款车能够与越来越多的用户形成共鸣。

12、与电动化转型共振,与行业大趋势共舞

13、时至今日,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是绕不开的话题,更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传统车企中,电动化转型决心最大、投入最多的,非大众莫属。别的且不提,大众电动化MEB平台研发成本高达70亿欧元,未来至2027年还将投资1800亿欧元用于推进电池战略、扩大北美地区影响力、强化在中国市场的数字化实力和产品竞争力等,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足以证明大众电动化转型的决心。

14、就一汽-大众而言,其在广东佛山的MEB智慧工厂规划年产能已经超过60万辆,到2024年还将提升至77万辆。这就意味着,一汽-大众一方面会固本强基,坚持燃油车领域的不断革新与精进,保持自身原始优势;同时,也将与大众集团整体战略保持一致,毫不犹豫、大刀阔斧的进行电动化转型。

15、随着中国纯电市场的深入发展,轿车和SUV逐渐处于并行态势,一汽-大众也将在今年引进基于MEB平台打造的大众首款纯电三厢轿车ID. Aero,作为ID.家族的新成员,ID. Aero采用全新设计语言,拥有 B级车的身材、 C级车的空间,并搭载全新升级的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将带给用户全维贴心便捷体验。该产品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一汽-大众的产品矩阵,也意味着一汽-大众纯电家族已经扩展至中高端领域。

16、同时,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数字化消费时代正式到来,作为经济支柱之一的汽车产业,也在加速向数字化转型。早在2017年,一汽-大众就开启了数字化变革。2021年以来,一汽-大众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驱动从产品、营销到服务的全体系转型。用数智化手段精准指导一汽-大众市场营销等决策,实现用户洞察、产品规划、创新营销、提升体验。

17、2023年,一汽-大众将持续深化数智化转型,实现全链提效的目标。在用户层面,进一步精细化洞察识别;内容层面,实现标签化管理迭代;媒体层面,科学化组合应用;并将建立全链路营销诊断指标体系,实现营销效果闭环评价。通过深化数智化提效不断带动品牌向上发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18、坚持高质量发展,一汽-大众品牌向上水到渠成

19、2023年,中国进入经济恢复的后疫情时代,消费信心随之提升,整个汽车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充满潜力的大趋势下,一汽-大众将“笃行”致远,继续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和全体系数智化转型升级,在股东双方的战略指引下,加速实现高效益转型增长,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20、在产品层面,继2022年一汽-大众产品布局全面开花,补全SUV家族战略版图后,2023年还将推出全新探歌、ID. Aero两款新产品。其中探歌作为一汽-大众首款SUV和SUV家族年轻化的代表作,自2018年上市后,以出色的“设计和操控”受到市场的认可和用户的欢迎。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以及同级产品不断迭出,细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基于此,一汽-大众将在今年推出全新探歌车型,其在外观、内饰、动力、操控、配置等维度全面升级,更能满足24-35岁的年轻群体,尤其是女性群体、单身和年轻家庭的需求,相信全新升级的全新探歌将成为众多年轻用户的理想选择。

21、在充电领域,一汽-大众也基于用户购车旅程,为用户提供360°全场景充电解决方案。具体包括CAMS品牌超充布局、公共充电、家庭充电、以及一键加电应急保障,满足用户无忧充电、保姆式贴心服务、优质充电体验等需求,从根本上解决用户充电顾虑,提升充电体验。

22、在品牌运营方面,2023年一汽-大众将围绕电动化创新转型、高端向上突破、数智化转型三大维度深化品牌运营。加速推动电动化创新转型,建立新品牌,进一步强化ID. CROZZ家族与燃油车、新势力等的品牌区隔;打造新体验,全链路用户深度运营,进一步实现ID.全旅程的体验提升,ID.权益生态的进一步拓展,并建立合资能源服务标杆;2023年,一汽-大众还将借ID. Aero的推出发起创新营销的新攻势。

23、不仅如此,一汽-大众还将通过多种举措,着力推进品牌高端化向上突破。通过塑造高端用户形象、打造高端俱乐部、设计全流程的高端专属体验等,全面提升用户的品牌体验;通过提炼产品标签,以及塑造轻奢、亲子、户外等场景,实现品牌向上;通过圈层裂变传播,深挖基盘用户,以及强化运营等,进一步提振品牌和产品口碑。

24、背靠大众,一汽-大众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实现创新的态度和能力,不管是传统燃油车时代,还是智能汽车时代,一汽-大众均能以市场发展和消费者需求为依据,快速实现产品上的全面开花和布局完善,并紧跟时代潮流,聚焦电动化转型、数智化提效等领域,这正是一汽-大众立于不败之地、成就行业标杆地位的根本;而从长远来看,一汽-大众实现品牌向上也已经水到渠成。

25、(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清风)

26、【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文武车道,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三、“沙漠王子”造型媲美揽胜,2024款“途乐”曝光平替陆巡

作为越野SUV领域的佼佼者,“沙漠王子”的称号让日产的途乐途达在海外有着不错的竞争力,但在国内的口碑与酷路泽和普拉多相比,还是存在差异,日前,疑似2024款的日产“途乐”已经正式曝光,这款陆巡最强竞争者,在此次换代后已经完成了蜕变,动力上还是保留了市面上比较罕见的大V8的布局,而且新车的外观经过调整后,更会带来一种“路虎揽胜”的既视感。这款全新一代的“途乐”能否平替丰田陆巡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吧。

全新一代日产途乐外观动感和力量感的外观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流畅的车身线条与锐利的造型完美融合,创造出现代感和运动感的视觉效果。独特的V形前格栅搭配鹰眼般的LED大灯,赋予车辆前脸强烈的辨识度。进气格栅的深度延伸以及宽体饰带的应用,与大尺寸可点亮LOGO的锁链状中网相结合,营造出出色的辨识度。

新途乐的前灯设计多层次,其中行车灯采用中置和下沉式的双层结构,点亮后展现出更为锐利的三段式造型。前包围在一体式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升级,除了增强车辆完整性外,还进一步提升了整体艺术感。

车身侧面的凹凸线条和大尺寸轮毂彰显出途乐的肌肉感和稳重感。整体设计融合了日产产品牌的标志性元素,呈现出独特的外观形象。

虽然目前尚未公布具体尺寸,但从效果图上看,整体尺寸可能不会有显著变化。车身侧面与前脸一样,呈现更加平直的线条。尾部设计基本延续,尾灯与现款保持一致,唯一的区别是日产LOGO下方印有“阿曼达”的标识。凸起的后包围增强了战斗氛围。

内饰方面与传统设计相似,舒适性与现代感并重。驾驶舱布局合理,操作便捷,中控台搭载直观易用的触控屏幕和功能按钮。悬浮式多媒体显示屏提升了车内的视觉效果。高品质材料和精致工艺创造出豪华感和温馨感。

配置上,车辆配备Amazon Alexa智能语音助理。此外,高级别车型增加了远程发动机启动、LED前雾灯和自动调光后视镜等功能。

动力方面,新途乐搭载4.0升V6和5.6升V8两款发动机,分别输出275和400马力,扭矩分别为390和560牛米,搭配7挡手自一体变速箱传动。据悉,新款途乐的起售价预计为48万元。相较于竞争对手,新途乐在尺寸、性能和价格方面都展现出更大、更强大且更有性价比的优势。新一代日产途乐无疑是一款值得期待的SUV车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一猫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OK,关于2024全新蜕变和全新蜕变是什么意思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