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2024年6月退休和2024年上半年退休几时补差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2024年退休新政策从几月开始
1、2015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养老保险改革,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纳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体系中。
2、改革之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养老金的计发方式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从之前的根据工作年限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计发退休金,变为根据缴费年限、缴费基数按照特定公式计发养老金,因此国家根据工作时间和退休时间,将他们分为三类群体:
3、“老人”,2014年10月之前就已经退休的人员;
4、“中人”,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之后退休的人员;
5、“新人”,2014年10月之后参加工作的人员。
6、对于“老人”,他们已经办理了退休,改革对他们并没有影响。对于“新人”,他们退休的日子还很远,他们对改革造成的影响几乎没有感知。
7、至于“中人”,他们处于改革的中心,特别是很多“中人”在改革后马上就要面临退休的情况,因此他们是受到影响最大的一批人。
8、由于改革前后两套计发办法差距较大,为了减小对“中人”的影响,确保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国家特地设立了10年过渡期,过渡期从2014年10月1日起至2024年9月30日止。
9、那么2024年9月30日和10月1日退休,养老金有什么区别吗?
10、按照国家的规定,过渡期内和过渡期外,养老金的计发方式是会有一定变化的。
11、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养老金计算的新老两种办法:
12、本人2014年9月的基本工资(A)乘以工作年限对应的老办法计发的比例(M),再加上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职务职级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B)、对应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D),和按照国办发〔2015〕3号文件规定相应增加的退休费标准(C),最后的和乘以工资的增长率。
13、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职业年金。
14、在过渡期内,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到2024年9月30日,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15、当新办法的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时候,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
16、当新办法的待遇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时候,按照退休年份发放超出部分的一定比例,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17、过渡期结束后,也就是2024年10月1日及以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18、所以,对于同一个人,如果是在2024年9月30日和10月1日退休,那么养老金会不会有区别,主要是看他按照新老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到底哪个更高。
19、如果是新办法计算出来的待遇更高,那么不管是9月30日退休,还是10月1日退休,养老金都是一样的。
20、如果是老办法计算出来的待遇更高,那么9月30日退休的时候按照老办法领取的养老金会更高。
21、不过,因为2024年和2014年已经相差了10年的时间,所以对于大多数退休“中人”来说,按照老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都是比较低的,正常新办法的养老金会高于老办法的,因此不需要纠结是否在过渡期内退休,养老金都一样!
22、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二、2024年退休制度
2024年退休,利好一在于中人可以按照新办法计发养老金,利好二在于可能赶上养老金全国统筹;弊端在于可能会赶上延迟退休。
1、退休中人可以按照新办法计发养老金
2024年,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是退休中人10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可以领到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养老金的100%,也就是可以按照新办法来计发养老金了,实际上已经没有限高了。
退休中人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退休的职工。为了确保改革顺利实施,设置了中人过渡期政策。
对于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高于老办法的,有2014年10月1日-2024年10月1日的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底限高,第一年过渡期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底,补发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养老金的10%,第二年补发20%,第三年40%到2024年,也就是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就补发100%,实际上就是完全拿到了新办法高出的所有金额,就是按照新办法计发养老金了,没有限高了。
因此,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2024年退休,限高政策实际已经结束,可以拿到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这就是2024年退休的好处。
目前,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不断推进,2022年开始,江西等部分省份接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系统,进行先行先试。
按照这个速度推进,预计到2024年,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非常有可能已经实现,因此,2024年退休的话可能赶上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也是一个利好,利好每一个退休人员,不同省份工作的退休人员,退休手续办理会更加便捷,养老金发放也会更有保障。
有人说,2024年退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有一个弊端,就是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了,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因为有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看是否有视同缴费年限,有视同缴费年限就有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并不会因为10年过渡期结束而没有,跟过渡期是两码事,不要混淆。
说到2024年退休的弊端,其实并无特别之处,有可能的就是可能会赶上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
因为十四五规划明确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极有可能在2025年前出台政策,因此,2024年退休是有可能赶上的,赶上的话,可能就要延迟退休了,但是也不会延迟多久,可能只有几个月时间,因为延迟退休的定调一开始是小步慢走,不会一步到位。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虽然会遇上延迟退休政策公布,但是可能真正实施的时间要等到几年后了,也就是2024年退休也可能不会实际进行延迟退休。这是存在变数的。
三、2024年后退休新规定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2024年前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上的不同。也就是2014年之前的2013年或之后的2015年而不是相隔时间很久的退休人员进行比较,因此相对而言好比较一些,得出的结论也更切合实际,那么具体有什么不同或有什么大的不同呢。这个不同主要有形式上的不同(称谓不同)、实质上的不同(退休金的计算方式不同、待遇略有不同)两类三个方面:
3、2024年10月1日前(再准确一点说是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人是”中人“,而2024年10月1日这一天之后退休的人是”新人“。人事管理上时间节点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有时在节点前和节点后,待遇就会不同,就像平时赶公交车,没赶上时间点,只能等下一班次了。在工资待遇上最明显的是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退休是离休,建国后参加革命工作是退休。而养老保险并轨改革,”老人“、”中人“、”新人“因称谓不同退休方式上有所不同。
4、202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人,先按2014年9月30日的档案工资也就是老办法计算退休金,再按新办法计算进行比较,然后从2014年10月起逐年递补到退休年份,比较复杂,很多”中人“每月领取的是过渡性养老金,这也是很多”中人“苦恼的事。
5、而202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没有”老人“、”中人“了,全部是”新人“,计算的方法相对简单,养老金的计算基数是上年度在岗职工的社平工资,结合个人缴费及缴费年限等进行计算,与企业、灵活就业人员计算方式一样了,这也是国发[2015]2号文件先行解决的一个突出矛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的突出矛盾(文件原话),新办法计算的个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除以个人退休年龄对应月数,比如正常退休年龄男性是60岁,则用个人账户余额除以139个月)。这与老办法档案工资剩以工龄对应百分比(比如工龄35年,则档案工资剩以90%),新办法复杂一点,但比老办法对企业和工资较低的退休人员有利。
6、因为所提问题是2024年前后,经过这些年的磨合,探索、实践,新老办法计算、试算对比,技术已经成熟,再加上时间相隔很近,上年度在岗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相差不大,所出现的的不同也就是缴费年限上的细微差别、个人账户上的余额以及职业年金等个性上的差别在这一两年应分摊的部分。
7、上述是对2024年前后这个时间节点进行分析,如果所提问题不是指2024年这个时点,而是较宽泛的时间范围的话,那么还涉及到2014年10月这个时间节点之前退休的“老人”,不同点较多,这里没有进行分析,一分析就不是2024年这个节点了。
8、第九十二条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9、第九十三条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10、(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11、(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12、第九十四条公务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金和其他待遇,国家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鼓励发挥个人专长,参与社会发展。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