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深圳中山2024,2024年中山市房价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广州南沙至中山高速有望年底开工,2024年12月建成
备受关注的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项目有了新进展,6日,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在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环评报告书中透露,该项目计划2020年12月开工建设,2024年12月建成。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项目是深中通道项目的延伸,该项目建成后向西能顺畅对接中山与江门,向东通过深中通道顺畅对接深圳,战略性地提升南沙作为整个珠三角交通枢纽的地位。
预计2024年底建成总投资194.4亿元
南沙地理位置优越,在广州-香港-澳门“A”字形空间结构中处于支撑位置,是联结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枢纽性节点。为增强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联系,广州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拟建设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项目。
项目位于南沙区南部和中山市西部,包括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主线、万顷沙支线两部分。
主线:起于南沙港快速路的新垦互通,向西连续跨越洪奇沥水道、三宝沥等水道,在保家围下穿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并设保家十字型枢纽互通与其相接,之后路线在横门水道北侧向西布线,在民众镇南侧上跨S111,跨鸡鸦水道和小榄水道,跨越沙港东路,至项目终点新隆枢纽互通,与江中高速顺接,并与广澳高速交叉,路线长21.562公里。
万顷沙支线:起于南沙港快速的新垦互通,先向西后转向南,沿万环西路中央分隔带布线,之后穿过南沙湿地,终点接深中通道万顷沙互通,万顷沙支线全长10.836公里。
整个项目全长32.398公里,设置桥梁32298米/50座(含互通立交主线桥),其中包括两座跨海大桥,分别为洪奇沥特大桥和万顷沙2号桥。主线共设互通7处(1处预留),万顷沙支线共设互通2处。全线设管理中心1处,养护工区2处,稽查站1处,服务区1处。同步建设必要的交通工程和沿线设施。
环评报告书中透露,该项目计划2020年12月开工,2024年12月建成,总投资约194.4亿元。
环评报告书中透露,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项目是深中通道项目的延伸,根据《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广东省将形成“以‘十纵五横两环’为主骨架,以53条加密联络线为补充,形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以沿海为扇面,以主要城市(港口)为龙头,向粤北山区和内陆省(区)辐射的高速公路网络。
项目直接连通广州和中山,间接联通深圳、广州和中山,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中“横五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的“5.3.1深中通道南沙(新垦)至中山(保家)联络线”和“5.3.2深中通道南沙(万顷沙)至中山(横门)联络线”均为本项目的组成部分。
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南沙地区与中山周边城市形成跨区域性的网状公路网体系,使南沙港从原来的交通末端变成交通枢纽,战略性地提升南沙地区作为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未来随着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南沙自贸区路网通达能力将大幅提高,北向通过南沙港快速路连接广州,西部通过南沙至中山高速连接中山、江门及粤西地区,东部通过万顷沙连接线和深中通道连接珠江东岸,南部通过南沙至中山高速和中山东环线可与珠海、澳门快速衔接。
在环境影响方面,环评报告书中透露,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特殊、重要生态敏感区;项目万顷沙支线以高架桥梁形式穿越南沙湿地景区二期,工程建设将永久占用部分景区用地;项目终点段以高架形式穿越万顷沙海洋特别保护区。环评报告书的主要结论是: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符合中山市、广州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符合中山市和广州市相关环境保护规划。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营运阶段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将降低至最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项目建设可行。
例如,拟建项目选线位于南沙湿地二期,远离湿地鸟类(主要是越冬鸟类)的栖息地湿地一期。环评报告书透露,项目所在区域生境单一、鸟类稀少,没有聚集活动的珍稀鸟类,多呈单独或小群活动;并且项目选线不在鸟类主要活动区域和候鸟迁飞活动路线上,除了极少量迁飞鸟类可能会经过项目区域外,湿地内鸟类活动基本不会涉及到项目所在区域,所以不会对湿地内的鸟类活动和迁飞产生明显影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二、深中通道2023年底能通车吗
1、因为深中通道最开始规划也是在2024年通车,但是现在,由于工程的进度提前到2024年六月份。之前可以通车,目前整个深中通道,它的工程建设,是已经接近了尾声,像海面上的一些桥面,包括桥上的索道都是已经安装完成。
2、后期几个月的时间,也就是铺设沥青,包括一些细节的建设,整个深中通道,它的工程,是从一六年就开始动工,到现在是已经七年的时间,整个工程的建设周期是八年。等明年六月份深中通道通车之后,从深圳到中山的时间由原来的两个小时大大的缩短到20分钟,对于很多深圳、中山两地通行的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3、中山可30分钟到达深圳宝安机场,一小时内通达周边四大机场和深水港。从此,中山有了个好邻居,深圳和香港的影响力可辐射至中山及周边地区,中山可承接深圳服务业的外移。通道建成后,为下一步吸引大项目进入提供了条件。
4、中山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山特色的均衡发展新路子,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地级市中首个国家生态市等荣誉。
5、中山推进城乡雨污分流工程,预计年内基本完成,提前2—3年完成国家与省部署的城市雨污分流建设工作。同时,开展“全民修身绿化月”活动,出台多项措施治理空气污染,上半年空气质量在74个城市中总评第七。
三、深中通道是哪里到哪里
深中通道起点位于中山翠亨新区马鞍岛,终点位于深圳宝安机场。
深中通道(Shenzhen-Zhongshan Bridge),又称“深中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境内连接深圳市和中山市以及广州市南沙区的建设中大桥,东起深圳市宝安区鹤洲立交,西至中山市横门枢纽,全长24千米,其中有6.8千米长的沉管隧道;深中通道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为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深圳—岑溪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2518)的组成部分。
深中通道全线计划在2024年建成通车,通车后由深圳到中山只需30分钟可直达,极大地便利了珠江口东西岸的交流,也彻底改变粤西地区民众来往深圳必经虎门大桥的历史,更加大大减轻虎门大桥长期拥堵的交通压力。
1、交通便利:中山可30分钟到达深圳宝安机场,一小时内通达周边四大机场和深水港。从此,中山有了个好邻居,深圳和香港的影响力可辐射至中山及周边地区,中山可承接深圳服务业的外移。通道建成后,为下一步吸引大项目进入提供了条件。
2、深中同城:中山的商品房价只是深圳的五分之一左右,写字楼租金、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价格只是深圳的八分之一左右,两地具有很大的梯度差异和互补空间,随着深中通道的规划建设,深圳到中山的时间将由现2个小时缩短到30分钟左右,两地的人际交往半径和生活半径将不断增大,中山将成为深圳市民生产生活的后花园。
3、物流快捷:当前铁道部已在研究深中通道铁路建设项目,应在短期内有大的进展。而该项目省交通集团也非常积极,相信其建成后会是一个“黄金通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深中通道
四、深中通道是什么
1、深中大桥又名深中通道,是珠江伶仃洋入海口与狮子洋入海口之间的跨海大桥,连接深圳市与中山市。预计2024年该桥建成通车后,深圳市与中山市的公路行车时间将缩短至半小时左右,并实现珠江两岸各相同纬度城市均有一座跨海大桥衔接。
2、——资料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百度百科
3、深中通道确实可以加持中山的发展,深中通道直接连接的是深圳的黄金区域宝安西乡,这个地方5公里范围可以到达前海自贸区、宝安中心、深圳宝安机场。前海不仅是现在深圳的中心,更是深圳的未来,因为以前海为代表的南山是深圳高新科技扎堆区。而深圳通道的开通,作为以制造业为支柱的中山,地价房价劳动成本更低中山,将会给深圳产业转移又提供了一块宝地。深中通道通车后,将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东西岸的核心通道,中山、尤其是火炬开发区的地理优势将被彻底激活,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担当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角色,珠江口门户城市和交通桥头堡的地位得以确立。深中通道通车后,将成为连接珠江东西岸的重要通道,从中山快速直达深圳,通勤时间由以往2小时缩减为30分钟。除了大大减轻虎门大桥的交通压力外,更彻底改变粤西方向湛江,茂名,阳江民众出入深圳必经虎门的交通瓶颈。通过增加利用深圳间接引资的机遇,推进深中金融产业园建设,加快与深圳金融和产业对接合作,推进更多中山优质企业进入新三板挂牌,到深交所上市直接融资,实现金融同城化。通过“大产业、大服务、大旅游”的战略思路,打造与深圳对接的优质工作生活软环境。加强中山与深圳、香港联动,共建优质旅游圈,把旅游业建成中山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和幸福导向型产业,吸引国内外游客和投资创业者,扩大中山城市价值认同,在此基础上,吸引高端人群聚集,带动城市素质提升,进而影响城市产业层次,提高中山竞争力。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