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蝉靠哪个部位发声的问题,以及和知了是怎么发出声音的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知了怎么叫的声音
1、蝉是一种同翅目昆虫,我国就有一百二十种。一到夏天来临,它就会站在树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声音传出很远,也是因为它的叫声音,而称它为知了。
2、蝉是一种昆虫,又称“知了”。其种类较多,雄蝉的腹部有一个发声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响亮的声音;雌蝉虽然在腹部也有发声器,但不能发出声音。
3、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在地下生活4年之后就会钻出地面,风光一时。成虫仅刺吸植物的汁。
4、蝉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不同的时期。卵产在树上,幼虫生活在地下,成虫又重新回到树上。蝉在交配之后,雄蝉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快便死去。雌蝉则开始进行产卵的任务,它用尖尖的产卵器,在树枝上刺出小孔,刺一次产四到八粒,一个枝条上,往往要刺出几十个孔,然后雌蝉不吃不喝,也很快便死去了。卵在树枝里越冬,到第二年夏天,借助阳光的温度,才孵化出幼虫来。
5、全世界蝉的种类繁多,有3000多种,我国目前已知的有200种左右。在我国,土地辽阔,一年四季均有蝉鸣。春天有“春蝉”,鸣叫时大喊“醒啦——醒啦”;夏天有“夏蝉”,鸣叫时大喊“热死啦——热死啦”、“知了——知了”;秋天时有“秋蝉”,鸣叫时大喊“服了——服了”;冬天有“冬蝉”,鸣叫时大喊“完了——完了”。
6、蝉为什么喜欢激昂高歌,扯着“嗓门”大喊大叫呢?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百思不得其解。他活了90多岁,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昆虫学的研究上,写下100多万字的研究论文集——《昆虫记》。他曾对蝉进行了多年的观察研究,并做了极其生动而细致的描述。对蝉的鸣叫他是这样描写的:“蝉的翼后的空腔里,带着一种像钹一般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强声音的强度,这种蝉为了满足对音乐的嗜好,确实作了很大的牺牲。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好把它们压紧到最小的角落里。为安置乐器而缩小内部器官,这当然是极热心于音乐的了。”
7、然而,法布尔为了弄清蝉究竟为什么要那样没完没了地拉着“肚皮”的钹,起劲地唱歌,是不是它根本就没有听到自己的大“嗓门”,怕别人也和自己一样还没有听到,才故意提高“嗓门”呢?于是,他进行了实验,来验证一下雄蝉究竟能不能听见声音。
8、他站在雄蝉的背后,在距离很近的地方大声讲话,使劲吹哨子,拍巴掌,用石头与石头撞击……使用种种响声来吓唬蝉。可是蝉满不在乎地继续唱歌。真是两耳不闻身后事,一心只唱只了歌。后来,法布尔索性找来两枝打野兽的火枪,里面装满火药,在蝉的旁边连连发射,声如霹雳,可是“歌手们”照样悠闲自得地唱着,连一点竟怕和不安的表现也没有。于是法布尔得出的结论是:雄蝉是没有听觉的,它听不见周围发出的任何声音,甚至连自己声嘶力竭的鸣叫也完全听不到,它是个地道的“聋子”。
二、知了怎么叫拟声词
1、知了叫的拟声词:“知了-知了-知了”,或者用“喳喳”,“吱吱”等叫声。
2、蝉最后一次脱壳也是它成为成虫的时候,成为成虫时它会发出声音,而雄蝉发出的声音便是以每秒上百次的高频率,不断地震动著位於腹部的两片鼓状膜,来发出尖锐响亮的声音。这种声音有助于雌蝉确定适合交配的雄蝉的位置。
3、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
4、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它们并不能听见自己的“歌声”。
5、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如3年、5年,还会有17年,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质数。
6、这是因为质数的因数很少,在钻出泥土时可以防止和别的蝉类一起钻出,争夺领土、食物。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头先出来,紧接着露出绿色的身体和褶皱的翅膀,停留片刻,使翅膀变硬,颜色变深,便开始起飞。
7、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6月末,幼虫开始羽化为成虫,刚羽化的蝉呈绿色,最长寿命长约60~70天。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
三、知了的声音怎么形容
1、可以用"知了-知了-知了"来形容,属于拟声词。或者用“喳喳“,“吱吱“”等叫声。
2、全世界蝉的种类繁多,有3000多种。
3、在我国,土地辽阔,一年四季均有蝉鸣。春天有“春蝉”,鸣叫时大喊“醒啦——醒啦”;夏天有“夏蝉”,鸣叫时大喊“热死啦——热死啦”、“知了——知了”;秋天时有“秋蝉”,鸣叫时大喊“服了——服了”;冬天有“冬蝉”,鸣叫时大喊“完了——完了”。
4、蝉科昆虫的代表种类。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蝉属不完全变态类,由卵、若虫,经过数次蜕皮,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同"禅"出自佛家。
5、近年来,我国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抓捕金蝉做餐饮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金蝉幼虫在地下存活5-12年左右才能破土而出,如此疯狂的抓捕导致金蝉数量急剧下降,在某些地区,夏天已经再也听不到蝉声了,金蝉正面临着生存危机,甚至有绝迹的可能!
四、知了怎么叫
1、可以用"知了-知了-知了"来形容,属于拟声词。或者用“喳喳“,“吱吱“”等叫声。
2、全世界蝉的种类繁多,有3000多种。
3、在我国,土地辽阔,一年四季均有蝉鸣。春天有“春蝉”,鸣叫时大喊“醒啦——醒啦”;夏天有“夏蝉”,鸣叫时大喊“热死啦——热死啦”、“知了——知了”;秋天时有“秋蝉”,鸣叫时大喊“服了——服了”;冬天有“冬蝉”,鸣叫时大喊“完了——完了”。
4、每年的6~7月会从蛹变成成虫然后在短短的数日内产卵,从卵开始,到若虫在地底生活的过程,一直到最后一次脱壳变成成虫,在树上大鸣大放,这段时间通常有一到两年。
5、其中在蝉类里它们的幼虫又称为“若虫”,它们的雄蝉会发出声音吸引雌蝉来跟他交配,它在用它那根尖尖的产卵管,插进树中产卵,直到第二年幼虫才会孵出。
6、再在土中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破土而出,在漫长的生活中它们要经历很多次的脱壳后一次脱壳也是它成为成虫的时候,成为成虫时它会发出声音。
五、知了的叫声怎么写
1、知了的叫声可以用“知了知了知了”来形容,属于拟声词,或者用“喳喳"、“吱吱”等叫声。
2、知了本身就是象声词,知了其实叫做蝉,人们觉得它“知了、知了”的叫,所以也叫知了。
3、一般把知了的声音和吵闹、烦躁联系起来,比如说:本来天就热,这样整天“知了知了”叫个没完,吵得我心里更热了。也有相反的用法,比如噤若寒蝉,字面意思就是像寒冷天气的知了一样不出声。
4、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
5、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它们并不能听见自己的“歌声”。每个种的雄蝉发出3种不同的鸣声:集合声,受每日天气变动和其他雄蝉鸣声的调节;交配前的求偶声;被捉住或受惊飞走时的粗厉鸣声。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有些种从鸣声、行为和形态上较易鉴别。
六、知了是怎么发出声音的
知了是通过腹部的鸣嗓器发出声音的。
知了是通过特殊的器官发出声音,其主要器官是位于腹部的鸣嗓器。这个鸣嗓器由两个硬化结构(称为鸣板)组成,它们可以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来产生声音。知了发出声音的过程类似于弹奏乐器,雄性知了通过振动鸣嗓器,将内部压力变化转化为声波,发出嗡嗡的鸣叫声。
鸣嗓器的结构和振动方式在不同种类的知了中可能略有差异,因此它们的鸣叫声音也有所不同。值得一提的是,知了鸣叫声的响度很高,这是因为它们有特殊的鸣嗓器和韧带,可以产生强烈的声波。
1、吸引配偶:雄性知了通过鸣叫声来吸引雌性知了,每个物种的鸣叫声都有独特的频率、节奏和韵律,这使得雌性知了可以通过声音辨别并选择适合的配偶。
2、场域宣示:知了鸣叫声也被用来宣示自己的领地或场域,雄性知了会用高声、大声和持续的鸣叫声来警告其他雄性知了不要进入它们的领域。
3、交流与沟通:知了之间也可以通过鸣叫声进行交流,它们可以通过鸣叫声来表达警戒、吸引伙伴、传递危险信号等信息。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