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陕西消防2024,陕西消防文职招聘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2024年消防员报名时间是几月几号
国家消防员报名时间:网上注册报名时间为2024年7月20日23时至8月10日18时。
经应急管理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事务部批准,2023年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面向社会招录消防员15000人(女性35名),其中:高校应届毕业生5000名(女性22名)、退役士兵5000名、社会青年5000名(女性13名)。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招录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招录工作,各省级消防员招录工作办公室负责招录具体工作。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志愿加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品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年龄为18周岁以上、22周岁以下。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人员、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退役士兵、具有2年以上灭火救援实战经验的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和政府专职林业扑火队员,年龄可以放宽至24周岁。
对消防救援工作急需的特殊专业人才,经应急管理部批准年龄可以进一步放宽,原则上不超过28周岁。
在指定的市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标准参照《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陆勤人员)执行,不合格的不予招录。
招录对象对体格检查结果有疑问、申请复检的,经省级消防员招录工作办公室同意,可以进行一次复检,体格检查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
对可通过服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影响检查结果的项目不予复检。基于消防救援职业的特殊要求,对已评定残疾等级和有严重伤病治疗记录等不适宜从事消防救援工作的,不予招录。
1、政治考核。参照征兵政治考核要求进行。
2、体能测试和岗位适应性测试。按照《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2023年消防员招录体能测试、岗位适应性测试项目及标准》执行。
体能测试实行量化评分,单项有效成绩为1分~15分(未取得有效成绩的不予招录),总成绩最高40分。岗位适应性测试单项成绩未达到“一般”标准的,不予招录。
3、心理测试。心理测试采用消防员招录心理测查系统进行,由系统自动评判“合格”或“不合格”。
二、2024年烟花会解禁吗
1、2024年烟花会不会解禁暂未可知,官方没有出公告。
2、2023年12月底,北京商报发布的关于2024解禁烟花爆竹的视频登上了热搜榜。这个消息的播出立刻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热议,说句实话,这也正是中国老百姓期盼已久的心愿。
3、自从2014年禁放烟花爆竹后,过年真的失去了味道,春节没了年味儿,变成了家人团聚走亲访友的节日了。尤其到了2019年,疫情的三年把人们憋的不行,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生活上,都处在一个长期低落的情绪中,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4、春节回家假如偷偷带着烟花爆竹,途中就可能被拦截罚扣。当然了,禁放烟花爆竹政策实施后,引起了一部分网友的逆反心理,但也有很多网友持赞同态度。
5、现在国内绝大多数城市都已经出台了禁止2024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比如,河南省就规定了,2024年期间将实行全域禁燃禁放。同时,河南省的部分城市还发出通知,春节期间全市禁止销售烟花爆竹,且不再办理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
6、河南省除了禁放和禁售之外,还对于违反规定燃放烟花爆竹的人和单位,处以罚款。除了河南省之外,还有河北、陕西、山东等地也都宣布了在2024年实行全域禁燃禁放规定。
7、实际上,各地出台禁燃禁放烟花爆竹也是有原因的,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发生火灾。前些年,各地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消防人员必须要24小时待命。
8、一旦发生火灾,就要快速灭火。有的时候由于燃放烟花爆竹点燃了易燃易爆的物品,火灾发生之后就难以及时扑灭,这就直接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三、陕西省今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政策公布
1、陕西省今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政策公布
2、近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备受学生及家长关注的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政策公布。我省明确: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原则,科学划定招生片区范围,坚持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报名、同步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普通高中招生坚持属地招生原则实行“公民同招”。
3、严禁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
4、据悉,省教育厅明确,关于幼升小规定,凡当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区)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严禁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
5、鼓励各地探索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
6、义务教育招生,坚持免试就近原则,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要求,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加强生源分布情况分析,根据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和规模、行政区划、交通状况等因素,科学划定招生片区范围。根据教育资源分布情况,实行单校或多校划片。
7、学区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对出现学校布局调整、学龄人口变化较大等情况,应在广泛征求意见、综合研判分析、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学区范围,并做好宣传解读工作,合理引导家长预期。鼓励各地探索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家长解决接送孩子不便的实际问题。按照教育部关于严格控制“大校额”“大班额”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按照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的人数,严格控制起始年级“大班额”。
8、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报名同步招生
9、坚持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报名、同步招生。公办小学一般采取登记(报名)方式入学,公办初中一般采取登记(报名)或对口直升方式入学。实行小升初对口直升的,鼓励通过小学、初中强弱搭配等方式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县(区)学生入学需求,所在县招不满且审批机关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可以在审批机关管辖区域内适当跨县招生,不得跨设区的市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加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招生管理,不得假借民办学校等名义招收中国籍学生。严禁以集团化、联合体等名义进行招生,集团化、联合体内各学校招生后学生不得跨校流动。
10、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
11、深入推进“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不断提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对于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方式入学就读。认真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关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稳定就业、住所等规定要求,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规的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及其时限要求。实行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的地方,要完善积分规则,确保符合《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条件的随迁子女能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
12、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等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3、对此,省教育厅明确,对于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将根据县(区)级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评估意见,对具备学习能力能够到普通学校就读的,优先安排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残疾程度较重,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安排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残疾程度严重,不能到校就读的,就近安排学校进行送教上门或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切实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4、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依据有关规定落实义务教育优待政策。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
15、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
16、省教育厅要求,各地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前向社会公布招生工作方案,明确招生流程和时间安排,优化报名登记、递交证明材料、审核相关资质等程序。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快推进户籍、房产、社保等入学相关信息与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平台共享,逐步实现网上报名、材料审核和录取,切实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要规范入学证明材料,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招生入学有关政策规定,列出需提供的入学证明材料清单,并提前告知家长。
17、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随迁子女在户籍地无人监护等无谓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信息采集工作应在招生入学时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
18、普通高中招生坚持属地招生原则实行“公民同招”
19、普通高中招生规定,省级示范普通高中、省级标准化普通高中,以及新建未满三年的普通高中学校,方具备招生录取资格。建校已满三年但未通过省级标准化普通高中评估的学校不具备招生录取资格,不得分配招生计划。坚持属地招生原则,实行“公民同招”。地处县域(即不设区的市)的普通高中应在本县域内招生;地处设区市城区的普通高中应在所在区或若干城区内招生,原则上不得在县域招生,具体招生范围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20、各地要按照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普协调发展,合理调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和招生规模,适应改革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科学编制并一次性下达本行政区域内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严格控制班额,杜绝高一年级新增“大班额”。严格落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省级备案制度。
21、优质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
22、我省明确,继续压减跨区域招生计划,确保到2024年全面取消除空军、海军青少年航校等承担国家特殊人才培养任务外的跨区域招生计划。跨区域招生学校所在市(区、县)教育局须提前与生源地市(区、县)教育局会商招生计划、条件、程序以及学籍转接等事宜,并进行公示。
23、将优质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向办学质量提升明显的薄弱初中倾斜,定向计划不得跨区域分配。体育、艺术、小语种等特殊类型招生可在设区市范围招生,原则上招生计划不得超过学校计划总数的5%。除国家规定的照顾政策外,其他地方性加分项目一律取消。
四、2024会取消烟花禁放吗
2024年是否会解禁烟花爆竹目前尚不得而知,官方尚未发布相关公告。2023年12月底,北京商报发布了一则关于2024年解禁烟花爆竹的视频,迅速登上了热搜榜。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热议,毫无疑问,这也正是中国老百姓长久以来渴望的心愿。自2014年禁止放烟花爆竹以来,过年的氛围确实大打折扣,春节失去了往日的年味,变成了家人团聚走亲访友的节日。特别是在2019年,疫情的持续让人们备受折磨,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生活上,都处于长期的低迷情绪中,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春节回家假设携带烟花爆竹,可能会在途中被查扣罚款。当然,禁止放烟花爆竹的政策实施后,引起了一部分网友的反感,但也有很多网友表示支持。大多数城市禁止放烟花: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城市都已出台了禁止在2024年春节期间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例如,河南省规定,2024年期间将实行全域禁燃禁放。同时,河南省的部分城市还发布通知,春节期间全市禁止销售烟花爆竹,不再办理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河南省除了禁止放和销售外,还对违反规定燃放烟花爆竹的个人和单位处以罚款。除了河南省,河北、陕西、山东等地也宣布将在2024年实行全域禁燃禁放规定。实际上,各地出台禁燃禁放烟花爆竹也是有原因的,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引发火灾。前些年,各地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时,消防人员必须24小时待命。一旦发生火灾,就必须迅速扑灭。有时由于燃放烟花爆竹点燃易燃易爆物品,火灾难以及时扑灭,直接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五、2024西安城墙灯会亮灯时间 门票+交通
【活动区域票价】100元/人(学生票50元/人);
【活动区域】永宁门区域(文昌门以西至朱雀门以东);
【其它区域票价】成人45元/人(学生23元/人)。
2024年西安城墙新春灯会1.2米以下儿童可以免门票,军人、残疾人、65周岁以上(含65周岁)老年人凭有效证件依据景区免票政策兑换免票。
①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
②现役军人、军队院校学员、武警持有军官证、士兵证、学员证、消防救援人员(含离退休)、武警警官证(职工证、预备役证不在免票范围内)
③持有《离退休军官证》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和退休士官;
④残疾人持有残联统一发放的残疾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
⑤年满65周岁(含65周岁)以上老人:持有《西安市老年人优待证》、《陕西省敬老优待证》的老人;外省老人持有户籍所在地发放的敬老优待证
⑥现役军人家属(现役军人的配偶及子女)持军人有效证件、军属本人结婚证及户口本、出生证(军人父母等其他军属待国家发放军属优待证后实施优待)
⑦三属(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遗属)持本人优待证。
注:以上证件均需本人有效证件、不得转借、不得涂改,感谢您的配合!
2024年2月2日-2024年3月24日(为期52天)。
2024年春节西安城墙灯会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大街。
灯会区域:永宁门区域(文昌门以西至朱雀门以东)
1、乘坐西安地铁2号线,在永宁门站下车,出地铁站,步行至西安城墙永宁门,由永宁门进入景区。
2、乘坐西安地铁4号线,在和平门站下车,步行894米左右至文昌门进入景区。
途经公交车:12路;184路;193路;208路;221路;600路;603路。
途经公交车:6路;11路;12路;16路;23路;26路;29路;31路;35路;40路;46路;184路;187路;193路;203路;204路;208路;215路;216路;221路;222路;239路;258路;311路;402路;512路;600路;603路;605路;608路;609路;616路;701路;800路;游7路
OK,小编就写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